初步學習如何使用吉他效果器
作者:behind 文章出處:吉他聲納 www.gtsonar.com
開場白
作為一個電吉他手,不僅要會彈琴,還要會調整效果器,制作出自己想要的音色。在此僅以此篇低水平菜鳥之作,獻給所有剛接觸吉他效果器的初學者們,因為本人也屬于菜鳥,文中觀點錯誤之處在所難免,也請各位琴友多多指正批評,共同進步。
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不少朋友跟人要效果器參數(shù),其實我并不是很贊同這種做法,因為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設備不盡相同,生搬硬套參數(shù)是沒用的。而且會磨滅掉自己的個性。當然了,我也曾經(jīng)用過這招,從開始用到放棄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剛接觸效果器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參數(shù)代表什么東西,自己不會調,只能用效果器預置的音色,某天晚上突然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有人發(fā)布效果器參數(shù),于是如獲至寶的把那些參數(shù)一樣樣的輸入到我的效果器中,接耳機一聽,音色還都挺不錯的,興奮得一晚上睡不著。第二天一早就到校藝術團排練廳想給一些琴友介紹此招,并炫耀一下音色,結果一接音箱,丟人了,音色全變了。從此,我再也沒有過要參數(shù)的想法了。
正文
要做出自己想要的音色,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音色。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但我想說,這個問題很重要,要先弄明白,我們需要一個不失真的類似原聲吉他的音色,還是一個很重金屬味道的重度失真音色,或是一種失真不是很重但很有味道的超載音色等等,這些是基礎,有了音色的大體定位后,我們還要考慮,要給這個音色加什么周邊效果,比如要不要加延遲,混響。要不要加哇音效果,均衡怎么調等等。
下面我們以綜合效果器為例,按照常規(guī)的效果器大致鏈接順序來看看各種效果處理都有什么用途以及如何調整。
1.壓縮效果器(Compression)
我們知道,所有的設備對輸入信號的大小都有一個承受能力,信號大小超過這個承受能力的時候,也就是超過設備門限(想像成一個固定大小的門)的時候,超過門限的部分信號就會別削平,造成失真,(這也是失真效果器的基本原理)壓縮效果器可以把信號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對超過某個程度的信號進行抑制,對過小的信號進行補償,使整個信號很均衡不至于忽大忽小。當然了,其實壓縮效果器本身由于對信號進行處理,也會對音色產(chǎn)生影響,比方說動態(tài)變小了,對觸弦力度的表現(xiàn)也會有影響。(動態(tài)可以先簡單的理解為最小的聲音跟最大的聲音之間的范圍,也是衡量音響器材的一個標準,假如你的音響能同時表現(xiàn)一根針落地的聲音跟原******爆炸的聲音,那你的音響的動態(tài)范圍夠大了,呵呵,當然了,這是不可能地)
壓縮效果器一般有四個參數(shù)可以調節(jié),1.壓縮范圍(Threshold)、2.壓縮率、3起始時間(Attack time)、恢復時間(Release time)壓縮范圍(Threshold)是指設定一個值,當輸入信號超過這個值后,壓縮效果器開始工作,對信號進行處理。壓縮率是指按什么比例對信號進行壓縮,比如2:1,4:1 等等 1:1就是沒有壓縮(廢話)壓縮率越大,信號被壓縮得越厲害。起始時間(Attack time)是指當信號超過Threshold的時候,效果器經(jīng)過多少ms后反應過來開始工作,恢復時間(Release time)指當信號低于Threshold后,經(jīng)過多少ms效果器停止工作。
千萬別忽視了壓縮效果器,它不僅可以把的聲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還可以改變音色。
2.失真類效果器(Distortion)
這相信是大家關心得最多的效果器了,失真類型有很多種,1.超載(Over drive)2.失真(Distortion)3.重金屬失真(Metal)法茲(fuzz)其中前三種比較常用。
超載(Over drive)是一種失真度不是很大的失真,有點接近于原聲吉他的感覺。它的作用主要是重現(xiàn)使用電子管音箱時得道的自然失真的音色,音色不重,但是圓潤,很有味道。
失真(Distortion)比超載的失真度來得大,適合表現(xiàn)狂野、重搖滾之類風格的作品。聲音很張揚,很有穿透力。
.重金屬失真(Metal)是一種失真度更大的失真,廣泛運用于重金屬月中,有種切割金屬般的感覺,強勁有力。
法茲(fuzz)在二十世紀60~80年代風靡一時的一種失真,有一種毛茸茸的感覺。
失真類效果器一般有三個參數(shù)可以調節(jié):1.失真度:調整失真的程度,2.音色:這個參數(shù)用來調整失真的音色,是音色偏暗,或偏亮。(音色的問題等會兒我們在說一下。)3.效果音量:調節(jié)處理后的效果輸出的音量大小。
音色這個東西不好單單用好跟壞來形容它,一般我們可以用一些比較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些音色,比方最常用的亮、暗、干、濕、厚、薄,一種音色如果高頻成分偏多,那么會給我們一種亮,明亮的感覺,而低頻成分偏多就會給我們一種暗,黯淡的感覺。
那么所謂的干跟濕是什么呢?“干”就是沒有加入其他的一些周邊效果比如混響、延遲等等,聲音很接近原來的聲音(這里的原來的聲音可以是失真的聲音或不失真的原聲),“濕”就是指加入了很多周邊效果,把原來的聲音變得面目全非的感覺。比如你去唱卡拉OK,一般卡拉OK會把混響開得很大來掩飾客人歌唱技巧上的不足,那么這時候的聲音就很濕了。而CD中歌星們的錄音干濕比例就處理得很好,既不會象清唱那樣干巴巴,又不會象在澡堂子唱歌混響聲一片那樣濕漉漉的。
至于厚跟薄,可以想像聲音的有一定立體感的,諧音多的聲音會讓你感覺它很有厚度,很有內(nèi)容,而薄的聲音或許會讓你感覺雖然缺乏一定的厚度,但是很放松,很甜美。舉幾個例子,比如我們的民族唱法,聲音都偏亮偏薄,而意大利美聲唱法通常都很厚重。交響樂也很厚重,但流行樂,輕音樂一般都比較單薄,但是給你輕松的感覺會更多點。
一個音色總體的感覺是由許許多多感覺包括上述幾種感覺綜合而成的。比如吉他界中的兩種典型吉他類型STRAT(斯特拉特型,典型代表:fender)和LES PAUL(萊斯.鮑爾型,典型代表gibson)發(fā)出的聲音就極具代表性,fender的甜美,明亮,單薄,gibson的厚重、有力。
其實你完全可以用更多的形容詞來形容一個聲音,比如很冷,很熱,很咸,很淡,呵呵,發(fā)揮你的想像力吧。
3.均衡效果器(Equalizer)
這是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效果器,它可以讓你的音色得到很大的改變。有的朋友經(jīng)常抱怨把失真度開到最大了聲音還不夠猛,不夠沖。(PS:我還無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猛跟沖,呵呵,但大體上能知道是什么樣的意思)這時候,你可以試試調節(jié)一下均衡,說不定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謂均衡效果器,就是用來調節(jié)聲音各個頻率段的分貝值,使各個頻率段的聲音的得道合理的分配。比方,覺得這個音色亮過頭了,我們可以把高頻部分適當?shù)臏p弱。均衡效果器是一種很常見的效果器,比如吉他音箱上一般會有一個三段的均衡,分為高、中、低。播放MP3的軟件也有均衡調節(jié),分的段數(shù)會更多一點,還有一些預置好的,比如搖滾風格啊,pop風格,古典風格等等,看看這些風格的均衡上的推子是怎么分布的就知道這些風格的作品更加突出的是那些頻段的聲音。比如你想做出一個金屬節(jié)奏的音色,不妨把中頻降低,提升一點高頻跟低頻,那么你將會得到一個清晰、有力的節(jié)奏音色。
以上這些只能調節(jié)某些固定頻率段的均衡器稱為參數(shù)均衡,它的頻率段,頻率中心都是固定分好的,比如50HZ,250 HZ,500 HZ,1K HZ,4 K HZ等等。但比方我想只是提升頻率為350HZ的聲音的分貝值怎么辦?提升了250HZ跟500HZ?沒錯,350HZ的聲音也跟著提高了(因為提高某個頻率中心的分貝值時,這個頻率中心周圍的頻率分貝值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這好比一條拋物線,離所提升頻率中心越接近的聲音提升的分貝數(shù)越高。而且這還跟Q值,也就是帶寬有關,Q值越大,帶寬越窄,拋物線就越尖,提升這個頻率所引起的其他頻率提升就越少。)但是同時250HZ跟500HZ以及250HZ以下跟500HZ以上一段頻率范圍內(nèi)的聲音全提高了。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圖形均衡器,它可以自助的分配頻率中心點跟Q值,來對聲音做更細節(jié)性的處理。但是調節(jié)的難度也更大了,一般吉他效果器用參數(shù)均衡會比較多。在此就不多說了,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到網(wǎng)上找找有關均衡效果器詳細介紹的文章。
4噪音門(Noise gate)
顧名思義,這個效果器是用來抑制噪音的,一般也有兩個參數(shù)可以調節(jié),一個是threshold,跟壓縮效果器中的壓縮范圍一樣,它決定對哪個分貝范圍的聲音進行抑制,還有一個release time ,這個跟壓縮效果器中的恢復時間也是一樣的。當聲音低于threshold設定的分貝值,效果器會把這部分聲音當成雜音全部過濾掉,因此我認為噪音門能少用盡量少用,為了聲音干凈而失去很多聲音的細節(jié)似乎有點不值得。
5混響效果器(Reverb)
這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混響?到廁所里唱唱歌就知道了。)這個效果器主要調節(jié)的參數(shù)有混響時間,混響類型(房間里的混響,教堂里的混響,音樂廳里的混響,廁所里的混響,哦,這個好像沒聽過)等等。各個效果器型號不同,具體調節(jié)的參數(shù)也會不同,親手試一試就知道了,我想說的是,混響一般不要加得太大,加大了聲音會很濕,很不清晰。有失高手風范。(突然飛來一堆磚頭)
6.延遲效果器(Delay)
延遲是用來延遲原音的時間,讓聲音聽起來更有空間感,我感覺它很象一個混響時間很長的混響器。主要調節(jié)參數(shù)有1.延遲時間,就是調節(jié)各個延遲音之間間隔的時間,如,天。天。天。外。外。外。飛。飛。飛。仙。仙。仙(怎么不象延遲,倒象口吃)2.延遲次數(shù),用來設定延遲音的個數(shù),上面天外飛仙就有3個延遲音,呵呵。
7.合唱效果器(Chorus)
暈了,這個效果我可不知道怎么形容。套用《瘋狂電吉他》一書上的說法,叫“它的效果象是在你彈的每個音符外層都包了一層水,濕濕的”。實在佩服作者的語言能力。
8.弗朗哥效果器(Flanger)
有一種空間回旋的感覺,這也是用得比較多的效果之一,出來的效果很酷。
9.哇音效果器(wah-wah)
哇音也是很常用的一種效果,哇音效果器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個在不斷變換著頻率中心的圖形均衡器,也就是不斷掃頻的圖形均衡器,它通過的變換頻率中心來提升不同頻率的分貝值,達到一種類似哇哇叫效果的聲音。哇音效果器分為踏板哇音和自動哇音,踏板哇音可以通過踏板來隨意的控制哇音的幅度和頻率,而自動哇音是根據(jù)預設的值自動的產(chǎn)生哇音。
10音箱模擬
現(xiàn)在的很多效果器都帶有音箱模擬的功能,或者說有的就是個音箱模擬器。我們知道,不同的音箱是有很鮮明的特點的,音箱模擬器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同時擁有”各種品牌音箱的需要而誕生的,雖然它不能代替真正的音箱,但畢竟它可以以極小的代價來換取體驗各種名牌音箱的大致風采,因此還是很值得的。而且給錄音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方便。
音箱模擬主要模擬各種音箱的箱頭、箱體,還有用來錄音的mic的品牌,擺放位置,擺放距離等等。這也是很深的一門學問。我們可以結合自己實際使用的效果器來體驗一下音箱模擬的特性,以便更好的做出自己需要的音色。
結尾
以上所列舉的都是一些最常見的效果器的原理介紹及使用方法,根據(jù)效果器的不同一些具體的調節(jié)方法會有所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樣的。有了一定的效果器常識,以及調試技巧后,我們就可以更深一步的去了解其他一些不是很常用的效果器來使自己的音色更有特點。最后,我想說的是,不要一味的去追求跟CD里聽到的音色百分百的一樣,因為專業(yè)選手用的專業(yè)設備不是我們平常人買得起的,關鍵的還有,專業(yè)錄音師的技術也不是擺設。我們聽到的吉他音色大部分是經(jīng)過前期精心錄制,后期精心混縮的精品了。對了,還有不要再總是跟別人要參數(shù)了。讓參數(shù)見鬼去吧,用耳朵做出你的音色,而不是用眼睛。不斷的科學的嘗試,才能不斷的進步
- 上一篇:Washburn X40pro 電吉他 全面測評 2019/3/26
- 下一篇:原聲木吉他選購指南 2019/3/26